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CUTV.COM > 新闻 > 新闻透析

中青报:一路平安,别把春运说得太悲情

  【CUTV报道】据中青报(文/曹林)消息 又一年冬去春来,中国又迎来了她每年一次、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大迁徙——春运。中国之声的报道说,为期40天的2012年全国春运正式启动,预测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春运期间客流量相当于全国人口整体迁移两次。外媒习惯性地以惊奇的目光关注着这个他们难以理解的大迁徙和他们的国家无法完成的任务,惊叹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地表迁移运动”。

    面对这个大迁徙,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呢?一些媒体在提供各种春运服务信息的时候,也习惯性地在一种渲染个别极端案例中将春运“悲情化”——比如,报道那些因买不到票或觉得票价太高,而骑摩托车回家的农民工;报道那些排了两三个晚上也没有买到票的人;报道各种一票难求的抱怨、挤不上车的苦难、拥挤的痛苦、挨票贩子宰的不堪、回家路上的劳累等。媒体前几天一则“白领借道国外曲线回家”的报道(不过后来有媒体调查发现,消息不实),加上农民工致信铁道部抱怨“买票机会被网购剥夺”,更是将这种回家的悲情和苦难演绎到了新的高度。

  春运,真的有这么苦逼吗?回家过年之路,真的这么悲情吗?我觉得这种悲情的氛围,很大程度上是渲染出来的。面对必然的拥挤和必然的一票难求,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去引导民众理性看待春运,而不是借一些极端的案例强化那种悲情的基调,将“春运”咏叹成一场“春怨”。

    媒体在谈论春运问题时,不能向公众传递不切实际的期待,而有必要面对一个现实:买票难是必然的,拥挤是必然的。客流量年年创历史新高,今年将达到历史性的31.58亿人次——再多的火车,也无法应对这种突然爆发出的人流量;再充足的运力,也承载不了这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在几天中人口整体迁移两次!何况,从运输效率来看,从铁路、公路到民航,交通的运力安排,只能应对常态情况,而无法为春运这几天的特殊情况而准备,那将是极端的低效和巨大的浪费。所以,从尊重经济规律和运输规律的角度看,买票难是必然的,拥挤也是必然的,无论是实名制,还是网络购票,只能缓解而无法解决问题。

  很多人都在谈论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并开出了很多药方——其实,如果解决一票难求以“人人都能轻易买到一张火车票”为目标,那春运问题基本是无解的,因为这根本无法实现。将问题焦点都集中到铁路身上,注定无解——为什么都争着去买火车票,而不向公路和民航分流?将“必须这几天回家”作为前提,也注定无解——为什么都扎堆儿在那几天回家,而没有时间上的分流?还有,将责任都归咎于哪个部门,认为哪个部门应该为一票难求负责,同样注定无解——有些媒体报道问题时,喜欢用冲突的视角分析,非要寻找一个对立面。比如常会将春运问题推到铁道部身上,然后将大众想象成某种陈旧的体制、某个霸道的部门、某个坏政策的受害者,春运报道的悲情化取向,正源于这些看似正义、实则非理性的逻辑谬误。

  “悲情”的新闻确实有卖点,尤其是在一票难求的春运现实中,更有一种感召力,可如果我们的媒体能看到中国春运的现实,不是那么急于去为春运寻找一个“迫害”买票者的“敌人”,不是那么急于为所谓的“弱者”和“受害者”代言,不是那么急于要作出一些“能迎合大众情绪需要”的新闻,客观地分析数据,理性地面对问题,审慎地作出判断,就不会沉迷于那种对悲情的渲染和消费之中。其实这种悲情很多时候只是媒体的报道“想象”出来的,问问回家路上那些归心似箭的游子,他们真的那么悲情吗?

  买票当然很难,回家的路当然很挤,但“难”和“挤”却并不对应着悲情。负责任的媒体有必要向买票的长队和拥挤的列车,多传递一份理解和宽容。买票难必须面对,应该多一点点耐心;拥挤无法避免,应该多一点点平和。悲情的自我强化,只能传递焦虑不安。

<上一篇深圳:幼教能否纳入市民福利保障?
人民日报: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下一篇>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
需要在登录后发表评论,请填写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cutv正式上线